一直以来,在白酒界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南方酿酒北方喝”,由此可见,南方多好酒,北方能喝酒,这基本是公认的事实,虽说此种说法略显夸张,但是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我们就拿以往举办过的五届全国评酒会来说,在各届评酒会上获奖最多的,显然南方酒要多于北方酒,并且那些荣获名酒称号最多的南方酒至今仍然活跃在白酒圈。
但是,白酒界就像一个“小江湖”,向来风起云涌,变幻莫测,虽然现在白酒界的很多“扛把子”都是南方酒,但是时过境迁,有不少曾经出了名的南方酒,如今早已陨落,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那么,到底是哪些酒呢?今天就带大家捋一捋,南方那些逐渐陨落的“倒霉酒”,看看它们究竟发生了啥?
一、董酒
提到贵州,人人都会想起茅台,确实,贵州茅台,享誉国内外,是贵州的名片之一,熟不知,在贵州还有这样一款酒曾与茅台齐名,共同代表着贵州的白酒,这款酒就是董酒。
在董酒的所有的标签中,可以用两个字进行总结,那就是“独特”,独特的一股淡淡的药香味,它是一款唯一用药材酿造却不被成为药酒的白酒,具备独有的大小曲及百草入曲工艺,假如把茅台比喻为傲视群雄的乔峰,那么董酒就是白酒中的“扫地僧”,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董酒,上世纪九十年代,董酒的产销达到一万多吨,这是最为辉煌的时期,但是它却在自己的巅峰时期盲目扩张,做出了一些令人迷惑的操作,最终导致战略出了问题,没站稳脚跟。
之后,为了适应白酒界的发展潮流,董酒又辗转做起了浓香型白酒,奈何大而不强,没法与传统的浓香型白酒品牌竞争,也因此失去了众多酒友的信任。要知道,董酒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它的酒曲里加入了一百多种的名贵中药材,奈何这些中药材也是导致董酒回不到过去的原因,由于这一百多种药材中有的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后来又很多都不允许再使用,缺乏药材,要想再回到曾经的口感与香味,谈何容易。就这样,董酒变得不愠不火。
一、缘得仿台酒
早些年前,这款缘得仿台酒还是一款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的小酱酒,一心都投入在了酒质的专研与提升上,虽然说并不是很起眼,但是也算得上是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独当一面。
缘得酒的酿造原料与工艺皆和茅台一样,产地位于茅台镇核心产区,与茅台酒厂一河之隔,7公里范围核心产区。同样的地理位置,同样的古法酿造,凭借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缘得酒也善于借势发展,所以,最终酿造出来的酒其口感酱香突出,细腻醇厚、绵柔顺滑,“茅味”十足。
渐渐的,缘得酒也做得越来也大,发展的越来越好,酒质受到了很多新老酒友的称赞,甚至最火热的那几年时间里,还出现了一瓶难求的现象,但是,这款酒总有点不善于争取的样子,明明酒质很不错,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奈何不把一些精力投入到对外宣传上,依然醉心于酒质的提升,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此种做法有些欠妥。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已经不再适用,如果不跟上时代的潮流,不善于宣传,不“走出去”,那么,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终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此酒的品质、口感、口碑都非常不错,就是在全国的名气稍微欠缺了一些,相信缘得酒今后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一、文君酒
文君酒的背景故事是两千多年前,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可谓是文君酒的天下,曾连续三届被评为四川名酒,且在年参加了全国评酒会的评选。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明明经常获奖的文君酒最终只获得一个银奖,文君酒倍感不公平,非但没有领奖,甚至还退出了评比,在九十年代各大白酒竞争的加剧下,文君酒也逐渐走向了低谷,直到被剑南春收购了也没有好转起来。
不过,文君酒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浪漫的特质,却被外资的轩诗尼给相中了,于是轩诗尼收购了文君酒,计划将它打造成中国的奢侈白酒品牌,可惜的是,“外国人搞不懂中国胃”,轩诗尼撤资后,文君酒在年转嫁给了剑南春酒厂。
不过,剑南春如今也是在争夺我国白酒老三的宝座,连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对文君酒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导致如今的文君酒居然落得个“无人识君”的尴尬境况。
写在最后:都说南方自古出好酒,但是由于一些外在与内在的因素,南方的“倒霉酒”也是不在少数,远远不止上述3款,大家还知道有哪些?还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