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域歧视地图」
歧视地图不是地域黑、也不是开地图炮,而是对家乡一往情深却又无处安放的傲娇。
自黑也不是为黑而黑,自黑是一个山东人的自我修养。
开始~
-前言-
山东大哥济南翻开「山东地域歧视地图」叹了一口气。
以泰山一脉画一个圆弧,分为南北两地。
只有聊城、枣庄、莱芜、菏泽四市报以回眸一笑:老大,么么哒……
济南抹了一把泪:老铁们,么么么!
1、“坐拥天下”的省会济南
先说省会济南,南依泰山,北跨*河,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水。
经济资源上,北连首都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圈,说起来可真有坐拥天下之势。
去年有幸,路过济南玩了几天,不愧是古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好的城市惯坏了济南人。我认识的济南人大都规矩、中庸、保守、缺乏魄力。
作为省会城市的市民,不少济南人缺乏省会意识,规矩的生活,工作。
济南人的性格没有北京人大气,没有上海人精明,没有四川人火爆,没有东北人生猛,各种性格都有那么一点,但又都不明显。
可济南人与沿海地区的城市居民相比,虽欠缺灵活性,但济南人是很宽容的,在济南你感受不到其他大城市弥漫着的排外情绪。不管是在餐馆里还是在公共汽车上,或是在医院里,乡下人不会受气。
千年的“齐鲁重镇”顺着东南方向望去,迎风微微一凛,露出蜜汁尴尬。
2、“自大排外”的中国青岛
东南方便是青岛。
就是那个只有本地人自己号称自己是“中国第五直辖市”的青岛。
青岛有一部分人一直以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为傲。
在我记忆中,年之前青岛还不是很出类拔萃,但是自从年经济赶超大连后,青岛人首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于是,之后几年,当青岛一举荣获新一线城市、最佳商务城市等殊荣之后……再加上年北京奥运会……
青岛人变得自大了、排外了,这类青岛人在青岛确实很多,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这些新青岛人佩服比自己做的好的人,会耐心谦虚的学习,对弱者尤其是不求上进者则是打心底的瞧不起。
其思想大致如下:
“我已经超过你了,为什么还要所谓的谦虚和尊重??你现在在我眼里已经是弱者了!现在是换你来赶超我了。”
接着青岛与他的青岛居民又会把赶超的目标放在下一个城市上,直到赶超为止,否则永不罢休。
3、最难掌握的是烟威、德州的语言
烟威两市,无语的地方,烟台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整天YY济南直辖后自己当省会,说得跟钦定了似的。
如果说青岛人每日三省其身:
GDP够快吗?历史感够深吗?格局够大吗?
那么烟威地区更要厉害,除了心气儿,其中最难掌握的,怕是语言。
大学认识了各地的山东人,其中不乏烟台人、威海人,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齐鲁之大,十七市,说话也都差不多,能听懂个大概,就偏偏是这烟威地区的胶辽官话,他们叫东海话。
烟威人管除烟威以外的山东其他市的同胞们叫“老西儿”,而且不屑一顾“老西儿”的语言,听到“老西儿”方言就面露难色,嗤之以鼻孔。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不在乎青岛多么牛逼、济南多么大哥。
也是因为语言的问题,一小撮人甚至提出,青岛、潍坊、烟台、威海的方言,必须整合在一起,同一种方言,同一个梦想。
说到语言,不得不提一下德州。
有人说德州话是天津话,有人说是北京话,却一点也没有山东味,再加上德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人员交流广,接受外来文化的机会多,所以德州话不能算太土。
不过有些词、语,德州地方味太浓,有些地方特色,让人不知所云。
这粘(nian)粥嘛时候也喝不徐。
4、鸢都潍坊,抱青岛二哥大腿,一只风筝打天下
潍坊的地理位置奇佳,地处鲁中、鲁东过渡区。
在潍坊人眼里,一座城市的巅峰,就是阳光照耀大纸鸢,洒满鸢都湖。
过了淄博就算是到了边境了,同样,上了东青高速,那也是一片漠北般的荒凉。
以青岛为牛耳,要把胳膊肘拐到青岛去,放言道:过了*河,除了青岛,只有潍坊能够成为国际大都市。
烟台听了,看了潍坊一眼:你那市区才多大一点?老子人均GDP全省第三!
5、“有内斗才有进步”,是山东人的自我修养
淄博、临沂、济宁、日照整天携齐鲁春秋之底蕴,大力发展经济、教育、海洋、文化,憋着十足的力气,盼着有朝一日能赶超济南、青岛。
再往北的广袤大地,滨州、东营、德州三地,虽然他们尊称济南一声省城,但相去甚远,多依靠石油重镇、胜利一中、扒鸡之都,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说到最后,说下泰安,泰安和济南之间是血浓于水的关系。
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友谊的火花穿越几千年。
-最后-
最后,在合上「山东地域歧视地图」时,我们再瞥一眼。
当济南小么儿、青岛小嫚儿长大后闯进北上广深,面对北京、上海的地域歧视,他们会昂起头自豪地说:
“我来自山东,爱吃海鲜、爱吃煎饼,或许不太能喝。嗯…我的家乡景色很好。”
当胜利一中、沂水一中的莘莘学子毕业后,冲到硅谷、华尔街求学打拼时,面对蓝眼睛、白皮肤的质问,他们会颔首微笑:
“我不是韩国人,也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
恩,最后的最后,每一篇文章结束总要有两句鸡汤的。
“在高中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除了青岛,山东其他市全是老巴子,后来大学去了云南,若能见到一个山东老乡,就会觉得很亲,兴奋到不行!再后来,去了国外,能结识几个华人,便像是捞到了宝贝。我们会在中秋节一起吃着奇奇怪怪的月饼,把酒言欢。”
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当我们眼界开阔的时候,这个歧视圈就更大一点,从青岛扩大到山东,再从山东扩大到全中国,再扩大到全世界。
那个时候,我们会从心底里认为故乡人、山东人、中国人跟外面那些妖艳货不一样。
这个城市再好,它也不属于我。
毕业,赚钱,回家。
图
来源于网络
侵删
?本文版权归「青岛每日通」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趣精选」
“和青岛人谈恋爱”
“当青岛人想家的时候”
“青岛小嫚儿是世界上最好的小嫚儿”
“青岛小哥是世界上最好的小哥”
「青岛野馄饨故事」
「青岛酒彪子故事」
「青岛深夜食堂故事」
「青岛高中恋爱故事」下篇
给外地朋友的青岛土著吃喝地图
这是一份给外地朋友的青岛话指南
当《成都》遇上《青岛》,我唱给你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