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了,这次是滴滴出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出租车市场,但同时也是监管严格、相当保守的市场,此前尚无网约车平台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滴滴将中国新经济模式带到日本市场,受到当地的欢迎,并在出租车行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响。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已经进入了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三个海外市场。关于滴滴进*日本的消息,去年以来一直流传着各种消息,最终,滴滴选择以与日本软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在日本开展业务。
滴滴与软银的联合记者会举办不久,滴滴出行北亚地区总经理、滴滴日本副社长林励在东京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林励坦言,日本网约车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开拓这个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他同时称,“日本在网约车方面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市场,成长空间还很大,滴滴要做的不是抢夺存量市场,而是要做大增量市场”。
滴滴日本副社长林励接受本报专访
初期着力发展网约出租车
滴滴在此前发布的公告中称,“滴滴将为日本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这意味着用户在日本用滴滴约到车将都是出租车,而不是像中国国内和其他市场一样,包括私家车车主在内,任何在滴滴约车平台上注册的司机都可以提供载客服务。
林励称,滴滴了解日本出租车市场和相关法规,日本不允许私家车或闲置车辆参与以营利为目的的载客活动,具有营业牌照的出租车是唯一可以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形式。他说,“我们将严格遵守当地法规,在日本市场的第一步是推出基于出租车的网约车平台,滴滴也是在6年前以出租车起家的,在出租车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与家出租车公司和两百万名出租车司机合作。利用滴滴的技术,帮助出租车公司提升管理效率,增加司机收入。我们也希望能在日本发挥作用,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水平”。
对于日本市场的目标人群,林励称,初期还是中国游客等漫游用户占比较多,但长期来讲,会逐步扩大日本当地用户所占的比例。毕竟与当地潜在用户相比,游客的人数相对较少,使用频率也比较低,持续服务当地用户更具商业价值。
滴滴日本版基于全球版进行本地化
市场不同,投放的产品自然也不同,林励在采访中描绘了“滴滴日本版”蓝图。
林励说,“滴滴日本版”同样是基于滴滴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驱动的供给需求匹配平台,产品分为乘客端和司机端两种。由于日本市场的语言、支付习惯、车辆类型、地图与其他市场不同,所以日本版乘客端的语言、使用场景都将与中国版的乘客端不同,更加“本地化”。
但并不是说要完全重新开发一个“滴滴日本版”,日本版将基于“滴滴全球版”的平台进行局部的本地化修改,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滴滴都是基于“滴滴全球版”推出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平台组建更加灵活,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滴滴用户到日本旅游时,无需重新下载日本版,在本国使用的版本在日本同样可以使用。此外,“滴滴大中华版”在日本具备漫游功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用户通过附加端内中日文字实时互译功能,可以与日本出租车司机沟通交流。滴滴还将与支付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