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亿市值的滴滴,低调融资44亿美金
TUhjnbcbe - 2022/6/22 15:36:00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北京时间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本次IPO中,滴滴发行价定为14美元,位于13-14美元/ADS的发行区间上限。滴滴发行3.17亿股ADS,比原计划的2.88亿股多10%。以14美元的发行价计算,滴滴此次至少募资44亿美元。

以发行价计算,滴滴IPO的估值超过亿美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完全稀释后的估值(通常包括限制性股票单位)可能超过亿美元。这可能是一个能让进入较晚的大额投资人至少不亏太多的价格,但与之前一级市场的千亿美金估值相去甚远。

BigIdeaVentures亚洲区执行合伙人、滴滴早期投资者ChristianCadeo周三接受CNBC采访时直言,滴滴的IPO价格“低得离谱”,与其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及国际增长潜力相比,“完全受到低估”。

此次募资30%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滴滴挂牌上市极为低调,内部并未组织庆祝活动或举办上市仪式,这在创投界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滴滴自年天使轮融资80万元起,至今8年已经完成近20轮融资成为国内融资次数最多的公司,腾讯、阿里、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软银集团都是股东。按照圈内惯例,上市敲钟会请到大批投资人、用户、基层员工、媒体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高光时刻。

低调上市,滴滴为何?

一、从80万元到亿美金

位于北京中关村的e世界,是一家数码卖场,楼上被商家租来做仓库,因为价钱便宜,程维租了一个来平米的仓库做办公室。这里,便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诞生的地方。如今这般低调的风格,延续到了滴滴赴美上市。

目前,滴滴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三大业务:国内出行业务、国际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其中,国内出行业务包括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

数据显示,目前滴滴在全球拥有4.93亿活跃用户,覆盖15个国家、多个城市,旗下约有万名活跃司机,日均交易4万笔,平台总交易额达到亿元。

但扎心事实是,作为一家成立了9年的企业,近几年来,亏损却一直是滴滴的常态:年、年和年的净亏损分别为亿元、97亿元和亿元。截至年3月31日的3个月,滴滴的净利润为55亿元。

而且,滴滴出行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佣金抽成,并且滴滴和司机几乎保持着“二八分成的逻辑”。今年5月,滴滴网约车发布关于“抽成”的说明: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据招股书显示,年滴滴营业成本合计为.24亿元,其中营业成本为.24亿元,占比81%。

但话说回来,滴滴算不上困难户。截至年3月31日,滴滴的账面资金为亿元。谈不上大户人家,但比起大多数连连亏损的赴美上市企业来说,滴滴已经过上了“小康”了。

在未来,滴滴若想扭亏为盈,要么提升营收空间,要么提高佣金,要么降低补贴。但是提高佣金和降低补贴,无疑会带来司机和乘客流向其他平台的巨大风险。然而,营收空间的提升,更依赖于市场的规模,网约车市场趋于萎缩早已不是新闻。

相反,海外市场还有市场增长的空间。

根据灼识咨询CIC的数据,全球移动出行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年的6.7万亿美元增长到年的16.4万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和印度)的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在年达到亿美元,预计到年将达到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2%。

二、在海外再战Uber

年春节期间,笔者在澳大利亚旅游,正值滴滴大举进*澳大利亚一大城市悉尼市场之际。与之前选择的拉丁美洲地区不同,澳大利亚是滴滴首次进入西方国家市场。

年刚踏进澳大利亚市场时,滴滴选择了物价成本相对更低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开城。在长达一年多的练兵之后,才阔步悉尼市场。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当时一位在悉尼开Uber的澳大利亚人说,只要滴滴在悉尼上线,他就会加入滴滴平台,因为相比Uber超过三成的佣金,滴滴当时给出的平均12%的平台服务费,实在太诱人了。

本质上,滴滴的国际出行业务和国内出行业务的“生意经”是保持一致的:消费者通过平台打车,平台匹配车辆完成服务,消费者付费,平台从交易金额中抽取提成。

受海外疫情的影响,滴滴国际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年,滴滴国际业务实现收入23.33亿元,同比增长18.13%;年一季度,该业务仅同比增长4.82%。经济学家宋清辉则表示,滴滴的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正处在‘烧钱’扩张的阶段,特别是国际业务还面临着国外疫情的压力,难以迅速摊薄成本,仍需外部持续‘输血’。

滴滴在海外最大的竞争对手Uber,已经覆盖了80多个国家的00个城区,相比之下滴滴只有14个国家的战绩。年度,滴滴国际业务实现3.56亿美元的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为1.6%,与Uber的41%占比相距甚远。

有趣的是,国际业务在主营的网约车业务之外,滴滴也在拓展外卖服务——这项在国内被挤出赛道的业务。公开资料,滴滴外卖业务主要在巴西、墨西哥、日本开展。据Uber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其外卖业务总预订额同比增加了%,达到亿美元,已成为Uber最亮眼的业务。

这看似是一条更有“钱途”的出海业务,但外卖业务依旧很“重”,不仅需要拉新骑手,还要抢夺商户。在拉美和日本,Uber都要早于滴滴进入市场,对商户的掌控力要更强。而作为变通,滴滴在一些市场允许用汽车参与外卖配送,使得两块业务资源得以复用。

诚然,滴滴计划将本次上市募资约30%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看得出其重视程度。但由于滴滴对该业务披露的不多,所以外界难评价其具体的增长潜力。更重要的是,交通出行、外卖业务又都深度涉及城市、社会、安全、法律与制度环境,客观风险是必须正视的。

但风险与机遇总是并存。考虑到大部分海外国家,电子支付并不流行。通过共享出行、外卖餐饮打通电子支付市场,会是滴滴出海更具价值的故事。比如在进入非洲7年后,Uber在非洲推出UberCash数字钱包服务。这样的故事,显然要比在国内卖卖菜,更有吸引力。

三、讲烂了的自动驾驶故事

程维在去年11月份曾公开预测,到年,搭载自动驾驶的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这个故事背后,一方面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的初心,另一方面,可能还是想从车辆、司机的成本源头下手。先不说能否实现,就单凭自动驾驶的布局,滴滴已经落后于对手。

作为一家全球年活跃用户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达万、日均单量超过4万的全球最大移动出行公司,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面对的对手并不是来自本行业的。要知道,Uber在去年底已经出售了旗下ATG自动驾驶业务,Lyft的自动驾驶业务也因为太烧钱被砍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平台,仅滴滴一家。

滴滴自动驾驶的对手,来自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最早于年就开始,年从拆分出来独立。相比之下,滴滴到年才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并在年8月,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先发优势首先体现在人才,早在年,Waymo的员工就超过人,到年这家公司的员工超过了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员工都是工程技术人员。

相比之下,滴滴自动驾驶目前团队人数在人规模左右。早在年,程维到清华大学进行招聘宣讲时,甚至直接拿未来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愿景PPT来吸引清华的毕业生。通常来说,人才、专利、实测里程等数据(这里就不一一对比了),会作为评判一下自动驾驶公司技术实力的参考标准之一。就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滴滴仍有不少路要追。

滴滴做自动驾驶的最大优势在于,真实道路交通数据。简单讲,滴滴平台旗下的每一辆车辆都是潜在的数据收集设备,出租车司机在路上每跑一单都是在为滴滴免费收集数据,同时滴滴桔视也为自动驾驶收集众多出行场景现实数据。相比其他自动驾驶公司专门的测试车采集,成本更低。而且通过打造众包大数据+算法的研发闭环,可以解决自动驾驶技术中的长尾问题。

但是,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挖掘和使用它才会产生价值。自动驾驶的数据处理,需要分拣、训练、仿真、算力、算法的支持。因为本质上,实现自动驾驶就是需要不断地“喂”数据,让车辆“学”人类如何熟练驾驶。但这又回到前面所说的——以人才和专利等指标决定的技术实力,决定了滴滴能否利用好自身的优势资源。这是一件极其烧钱,且长期烧钱的事情。

*文章根据公开资料撰写,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亿市值的滴滴,低调融资44亿美金